|
 |
姓 名: |
伊守亮 |
性 别: |
男 |
学 位: |
博士 |
职 称: |
海纳特聘教授/博导 |
电子邮箱: |
slyi@scu.edu.cn |
团队名称: |
四川大学绿色低碳分离技术与CCUS创新团队 |
通讯地址: |
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
|
|
【个人描述】 |
四川大学海纳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天府永兴实验室高端引进人才,四川大学绿色低碳分离技术与CCUS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相关国家级科研项目,长期致力于先进碳捕集利用、绿色分离技术与工程等化工、能源、环境前沿领域研究,研究侧重于为关键能源密集型分离创造可持续解决方案,包括点源碳捕集(PSCC)、二氧化碳去除(CDR)、碳捕集利用一体化技术(ICCU)、氢气分离、生物炼制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关键矿物回收、可再生能源生产以及其他具有挑战性的气体/液体分离。围绕环境功能材料的构效关系,在碳捕集转化、高性能分离膜、新型多孔吸附材料、超高选择性膜法天然气脱硫脱碳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100多篇同行评审学术论文,并撰写了众多内部技术报告。担任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Carbon Capture Science & Technology等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副主编,Results in Engineering执行主编,以及多家国际期刊顾问/编辑委员会委员。作为发起人和分会主席组织了第十五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分离纯化工程前沿论坛;作为创始人,发起创办了国际分离纯化技术大会、粤港澳大湾区分离纯化技术研讨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会议主席。在膜材料和分离科学领域拥有12项专利(美国、中国和PCT专利),并获得诸多奖项,包括爱思唯尔(Elsevier)工程前沿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22年),气体科学与工程杰出科学家奖(2023),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碳捕集科技杰出学者奖(2023),第三届国际碳捕集科学与技术大会碳捕集杰出成就奖(2024),美国化学会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I&ECR)最具影响力学者奖(2024),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2024)等。2022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23年当选国际碳捕集协会(IACC)副主席兼青年科学家委员会主席。 |
【学习及工作经历】 |
2025.03-至今 四川大学 海纳特聘教授/博导 2023.06-2025.03 美国可持续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2018.05-2023.06 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 首席科学家、项目负责人 2012.06-2018.05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终身职位研究科学家兼资深项目主任 2010.09-2012.06 新加坡膜技术中心/南洋理工大学 研究员 |
【主要研究领域】 |
四川大学绿色低碳分离技术与CCUS创新团队聚焦先进分离技术与工程、高性能膜材料及多孔功能材料、碳捕集转化、储能与气体分离、离子选择性分离等前沿领域,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向: 1.高性能分离材料及碳捕集资源化利用:(1)基于膜分离技术的碳捕集,新型高分子膜、无机膜、混合基质膜、碳分子筛膜、下一代中空纤维膜等;(2)基于溶剂吸收的碳捕集:设计开发先进的燃烧前和燃烧后碳捕集新型溶剂,包括双液相溶剂、离子液体和相变离子液体混合溶剂、非水溶剂等;(3)基于高性能固体吸附材料的碳捕集:开发化学稳定、成本低、合成简单且具有高CO2容量的新型吸附材料,包括嵌入金属有机框架吸附剂的聚合物纤维、基于新型微孔材料和工艺循环的多孔聚合物吸附剂等;(4)CO2催化转化为可持续燃料和化学品;(5)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与碳捕集转化。 2.碳捕集转化一体化技术(ICCU)及直接空气碳捕集利用(DACCU):设计开发具有高效吸附性能和催化组分的双功能材料,提高碳捕集利用的能源效率,研究开发低成本催化剂、反应器设计和 CO2加氢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等。直接空气碳捕集利用/碳去除:主要包括先进溶剂(例如非水溶剂、相变溶剂、高性能功能化溶剂);新型吸附剂支撑结构,以及具有高选择性、高 CO2吸附能力和抗氧化性的低成本耐用吸附剂;开发基于电化学过程碳捕集技术的新型电极材料和气液接触器等。 3.面向氢气分离纯化、烯烷烃分离、耐有机溶剂纳滤膜分离、生物能源清洁生产、先进资源回收/关键金属材料分离纯化、离子选择性分离的绿色可持续分离纯化技术:高性能吸附材料、绿色溶剂萃取、新型高分子膜、吸附增强型超薄分离层混合基质膜、超高选择性耐高温中空纤维膜、碳分子筛膜、氢气选择性沸石膜反应器等。 4.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其在高性能膜材料、多孔吸附材料、碳捕集转化、离子选择性分离等领域的应用。 |
【主持的科研项目】 |
|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2025-2029,主持 |
|
|
|
|
|
【学术兼职】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副主编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副主编
Carbon Capture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
Results in Engineering执行主编
国际碳捕集协会 副主席
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 学术委员会委员
【获奖与荣誉】
1.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22)
2.爱思唯尔(Elsevier)工程前沿杰出科学家奖(2022)
3.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碳捕集科技杰出学者奖(2023)
4.IChemE & CCST碳捕集杰出成就奖(2024)
5.美国化学会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I&ECR)最具影响力学者奖(2024)
6.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