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率达40%
-
招收“碳中和技术与工程”学科硕博士研究生;
获批教育部“碳中和未来产业领域虚拟教研室”;
牵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工程案例(未来能源:废弃生物质制阳光石油);
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
-
低碳院并入,成立中共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总支部委员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碳中和技术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全国首批;
牵头入选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团队-碳中和未来产业领域(14本)-全校唯一;
获批教育部“资源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
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牵头成立四川省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会(挂靠四川省科协);
-
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成立;
发布全球首本《碳中和技术概论》系统性教材;
获批教育部“资源碳中和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作为核心单位组建天府永兴实验室(碳中和)
-
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班;
牵头成立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首家;
作为工作专家组组长单位和组长编制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科信函〔2021〕30号);
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
成立四川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
-
成立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
-
国家科技部批建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