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新能源与多能互补技术代表性基础研究成果

信息来源: 供稿人: 发布日期:2022-11-20 点击数:

(1)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研究及建筑环境调控研究

设计修建了双面光伏示范建筑,测试光伏围护结构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及其自身发电性能的研究。通过结合光线追踪技术及光伏发电模型,建立不同类型单面,双面,晶硅,薄膜,聚光器组件的光、电耦合模型和能耗模型。通过分析不同双面光伏围护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光伏屋室内光环境与光伏组件发电量的关系。通过比较双面光伏围护结构不同光伏电池排列、不同反射率、不同覆盖率的使用情况,研究其适用性问题。选用以石蜡为核心的两种相变温度的MEPCM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研究了该材料作为蓄冷、输冷介质的性能与蓄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情况。从MEPCM性质(包括热物性、导热性、流动性与稳定性)、相变蓄冷系统设计、结合太阳能空调的实验研究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进行研究。

2)高效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

针对宽带隙钙钛矿顶电池开路电压损失大、大面积沉积不均匀等难题,赵德威教授团队采用新型空穴传输层和高效隧穿层,实现宽带隙与两端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突破。在限定辐照为1.044 cm2下,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获得26.4%的光电转换效率,为目前该面积下同类太阳电池的世界纪录效率,并被业内权威的“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 (Version 60)”收录。同时团队发展了限域空间退火技术制备全钙钛矿叠层光伏器件并实现了器件性能提升,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刊Nature Energy (2022, 7(8): 744-75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