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开展碳中和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6月16日下午,我院举办的“碳中和未来技术青年学者论坛”(第二十三期)在四川大学基础教学楼A308顺利召开。本次论坛聚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邀请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建军和西南交通大学助理教授熊尚超作报告,我校40余位师生参会。本次论坛由我院代忠德教授主持。
陈建军以“双碳背景下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及技术开发”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其团队在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原理与构效关系、环境功能材料设计制备与产业化放大以及复杂烟气工况下的工程应用等,他还介绍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投入使用的挤出成型、表面涂覆与过滤-催化一体化催化滤管生产线。他指出,我国工业烟气污染物成分极其复杂,呈现出常规与非常规污染物共存的特征,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能够缩短烟气治理流程,降低烟气处理系统能耗,对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随后,熊尚超作了题为“基于热催化法协同减污降碳的界面效应”的报告,结合较为先进的原位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深度解读了在MnCe、钒钛、CeFe、Pt/SnTiO2催化剂上NOx还原或CO氧化催化反应过程的界面状态变化研究与调控方式。他指出,热催化法有助于协同减污降碳中的机制研究,对于提高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效率、治理大气复合污染有重要意义。
参会人员围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主题展开深入地积极交流。在双碳背景下如何协同净化工业烟气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个巨大挑战。大家积极探讨烟气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研究技术开发潜力,充分意识到在大气复合污染的治理中建立科学的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体系的必要性,是推动“美丽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实现的基础。
供稿:杨林,刘洁
审核:郑欣
责编:喻可乐